現今社會,互聯網沖擊著整個零售業,商品市場已轉向由消費者占主導地位。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不再停留在“價廉物美”的階段,更多的消費者則是喜愛新產品,重視商品款式和流行式樣,信任并追求品牌,講究美觀,注重商品包裝等。因此,了解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心理顯得格外重要。以下是長春社區廣告小編為大家整理出消費者的十二種購物行為心理,一起了解一下吧!
1.求廉心理
人們在消費活動中都希望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大的效用,以獲得更多的使用價值。追求物美價廉是最常見的消費心理。這時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反應最為敏感,在同類以及同質量的商品中,消費者總會選擇價格較低的商品。
2.實用心理
這種消費心理講究消費行為的實際效果,著重商品的實用價值。實際上,絕大部分人將其大部分精力放在獲取這些基本必需品上,購買行為也是為了滿足這些實際的需求,消費者自然就講其實用價值。
3.疑慮心理
這是一種思前顧后的購物心理動機,其核心是怕“上當“、“吃虧“。他們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對商品質量、性能、功效持懷疑態度,怕不好使用,怕上當受騙,滿腦子疑慮。因此會反復詢問,仔細地檢查商品,并非常關心售后服務工作,直到心中的疑慮解除后,才肯掏錢購買。
4.安全心理
有這種心理的人,他們對欲購的商品,要求必須保障安全,尤其像食品、藥品、洗滌用品、衛生用品、電器用品和交通工具等,不能出任何問題。因此,非常重視食品的保鮮期、藥品的無副作用、洗滌用品有無化學反應、電器用具有無漏電現象等。在銷售人員解說后,才能放心地購買。
5.求新心理
追求和試用新產品是消費者帶有普遍性的一種心理。在我們的生活消費中,某些新穎時尚的日用品,即使價格高一些,人們也愿意購買。而陳舊落伍的商品,即使價格低廉,也會無人問津。這種求新的欲望,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強烈。
6.求美心理
美的東西一旦撞擊到我們的神經和情感,就會使我們產生強烈的滿足和快樂。美對人類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隨著人們審美的不斷提高,對產品的求美心理越來越明顯和強烈。在很多店鋪中,有著新穎包裝的休閑食品也就格外吸引年輕人的眼球。
7.自尊心理
人人都有自尊心,消費者也不例外。特別是生存性消費得到滿足后,消費者更期望自己的消費能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其他消費者的尊重。無論怎樣我們都有這種心理,喜歡聽好話,受人恭維,從而覺得自己有成就,并通過某種消費形式給予表現。
8.名牌心理
消費者對名牌產品有著強烈的追求欲望和信任感。他們總是認為買到名牌商品,才能得到更專業的服務,且有品質保證,從而提升商品的使用效果。年輕的消費者更崇尚名牌。
9.獵奇心理
這種心理的表現形式與眾不同,奇特至上。這在青少年中表現的比較突出,其心理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認為其特本身就是一種美;二是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
10.從眾心理
在從眾心理誘導下的購買動機具有跟隨性,其表現常常是在購買行為中呈群體聚集購買狀態,購買者爭相購買。從眾心理支配下的購買行為一般具有購買無目的性、偶發性、沖動性的特點。有這種心理的顧客,他們對周圍事物非常敏感,總想隨著大流走,購買商品往往不是由于急切的需要,而是觀望后刺激其做購買決定。
11.偏好心理
這是一種以滿足個人特殊愛好和情趣為目的的購買心理。有偏好心理動機的人,喜歡購買某一類型的商品。例如,有的人愛化妝,有的人愛攝影,有的人愛畫畫等等。這種偏好性往往同某種專業、知識、生活情趣等有關。因而偏好性購買心理動機也往往比較理智,指向也較穩定,具有經常性和持續性的特點。
12.方便心理
這種消費心理的特征是,把方便與否作為選擇的第一標準,以求盡可能在消費活動中最大限度的節省時間。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人們追求購買各種能給家庭生活和工作環境帶來方便的東西。洗衣機,吸塵器,半成品食物、方便食品等,就滿足了人們的這種消費心理。此外,在方便的心理中,還包括要求商品有比較完善的售后服務。
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復雜而微妙的心理活動。包括對商品的價格、成交的數量等問題的一些想法以及如何成交,如何付款等。消費者的心理對成交的數量甚至交易的成敗,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長春社區廣告小編提醒各位店老板們要了解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心理,從而針對性引導消費,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
下一篇:品牌戰略定位包括什么?